看到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想了解的问题,不过对于不了解永续合约的投资者来说,对于这个问题是一脸懵,其实永续合约是一种新型的合约,它是从传统的期货合约演变来的,但是相比于期货合约,永续合约没有到期或者结算日,它更像是一个保证金现货市场,因此它的交易价格比较接近于标的参考指数价格,了解完永续合约之后回归到正题,
尽管合约市场表现得十分积极,陆续涌现出十余家合约交易所,但市场规模却在压缩。CryptoCompare数据显示,今年一月,期货交易量在整个市场交易量中占比为24%(546亿美元),相比去年12月(763亿美元)缩水28%,BitMEX一月交易量也环比下降41%。
流动性和深度是交易所运营合约不可避免的难题。交易一旦缺少流动性和深度,用户就难以及时平仓,势必造成损失。对于这个问题,包括BBX、Bibox、bybit在内的大部分交易所,都提供返点吸引流动性做市商——向Maker(挂单)给予0.025%的费用补贴,向Taker收取0.075%的交易费,二者相差的0.05%则归属交易平台所有。
第三个难题是产品同质化。诚然,BitMEX给业内树立了一个标杆,但后来者一味模仿似乎也并是长久之计。要想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关键还是凸显特色,比如开设永续合约的模拟盘,目前也仅有几家交易所正在尝试。
以BBX平台的BTC/USDT永续合约为例,它的"合理价格=指数价格*(1 资金费用基差率)“。这里“资金费用基差率”变动幅度很小,最大的变量还是“BTC指数价格”,而其取自Bitstamp以及Coinbase现货价格,按照1:1的权重进行折合计算。
年10月,FCoin日本版(FCoinJP)上线,不少人看空旗下代币FJ。BBX顺势推出了FJ/USDT永续合约,乘势收获数千用户,该合约也在一个月后下线。除了FJ,BBX还曾上过GTC、HT、Grin等红极一时的代币永续合约。
不少交易所为了避过雷坑,开始引入稳定币作为衡量标准,开设了USDT合约。“USDT波动性比较小,可以更好地衡量合约盈亏状况。”林嘉鹏介绍说,“用USDT做合约保证金做空TRX,只要TRX跌了,就可以获得收益。”
永续合约则是通过自动减仓,减少对手盘仓位,降低市场风险,不存在穿仓分摊的情况,用户建仓后也可以随时平仓提取收益。
作为交易量前五的交易所,尽管币安目前尚未开通永续合约及其他合约产品,但何一表示未来如果市场真的选择了永续合约等高杠杆产品,币安也会考虑奋起直追。
何一则认为,永续合约作为一款金融衍生品,并不成熟。“整个交易行业还在一个探索期,处在一个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目前金融衍生品普遍都不是特别的成熟,永续合约这种高倍杠杆的金融衍生品,*性太重。”
不过,何一对此却并不认同,她认为“兵不在多在于精”。“不管是产品还是技术,等它足够强的时候,你的整个团队其实也不用这样特别大。”
非小号数据显示,在2018年10月之前,交易量排名前十的交易中只有两家开设了期货交易——BitMEX以及OKEx,并且只有BitMEX开设了永续合约。去年10月之后,包括OKEx在内的11家交易所陆续开通了永续合约,最高可以提供百倍杠杆。
“永续合约的门槛是很高的,必须对金融有着较高的理解才能开设。”林嘉鹏坦言,“如果定价不合理,一味参考别人的指数,市场剧烈波动时导致出现延迟,哪怕只有0.05秒也会让用户损失惨重。”
此外,由于交割合约存在“插针”与在交割日市场易*控、杀空杀多、定点爆仓、穿仓分摊等问题,导致很多使用交割合约进行套期保值的量化团队损失惨重。永续合约由于价格设计使其避免了恶意“插针”爆仓的风险,而这点也是一些量化团队而言是极为看重的。
标签: #手续费 #合约 #时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