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商报价2990平,华北贸易商报价3000跌20。后市方面,虽然两国贸易牵头人分别释放了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积极信号,但市场仍然担忧再生变故,且进口大豆压榨利润丰厚,促使中国买家持续买入巴西大豆。国内连粕方面,目前生猪供应仍然偏紧,支撑
年的猪价趋势将类似于2022年,形成顺季节性的前低后高的contango结构。但由于2023年产能去化幅度尚不及2021年,且对于2024年的需求、我们尚未看到能得到积极改善的驱动,因此2024年的价格要低于2022年。从节奏上来说,我认为2024年生猪现货3月后以后将是逐步上涨的上行周期,会在8月份以后加速。
从供应端来看,2024年的理论出栏量应由2023年3月-2024年2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决定,由涌益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能繁
持续下降,但整体行业亏损程度不深,降速较慢,目前能繁母猪产能依然保持在4200万头左右,整体去化较慢,这意味着未来2024上半年生猪供应量缩减幅度较为有限。消费端来看,上半年年初依然存在腌腊季节拉动需求的情况,短期透支需求后迎来传统淡季,随后中秋国庆等季节性旺季拉动短期需求,但从大趋势来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腌腊季节的传统消费人群基数逐步下降,消费习惯的改变难以为猪肉后续带来大的拉动作用。
价格底部区间。从产能来看,今年以来母猪产能去化节奏偏慢,2023年上半年产能仍同比高于上年同期,预计2024年上半年生猪供应端仍将面临同比更高的出栏压力,猪价有望在明年上半年继续承压下行。明年下半年,在前期产能趋降背景下猪价有望温和上行。
降成本对于多家上市猪企而言都是首要任务,比如牧原股份、华统股份、广弘控股、京基智农等等。牧原股份表示:“公司2023年12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5.3元/kg,相比前几个月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冬季疫病造成的生产成绩波动以及防控疫病的投入有所增加。目前疫病对猪群的影响已趋于平稳。”
成本均为14.3 元/公斤,完全成本分别在15.2 元/公斤、15.7 元/公斤(不考虑年终奖计提)。2024年养殖成本、完全成本目标分别是14元/公斤、15元/公斤。”神农集团表示。
徐*具体分析道:“2023年,猪价在2月至3月出现较大幅度反弹是由于抛售现象减少,加上2022年冬季仔猪*偏低,相应育肥出栏阶段性减少。猪价在7月至8月明显反弹,主要原因是二次育肥活动造成标猪供应出现阶段性短缺,同时屠宰企业在猪价低迷阶段加强收购,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分割入库操作,成为支撑2023年上半年猪价筑底和7月至8月份猪价反弹的重要因素。
就开始走低;2月至3月,猪价出现较大幅度反弹;3月至6月,猪价缓慢下行;7月至8月,猪价明显反弹;8月至12月份,猪价再次回落,12月初跌至14元/公斤以下,临近年末有所反弹。”
徐*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目前处于猪周期下行的磨底阶段,即本轮猪周期在收尾。但由于去产能进度较慢,表现尾大不掉,磨底时间超出预期。实际上2023年全年都可以看做是磨底。”
农财智库对比17家猪企2023与2022年生猪出栏和收入情况,2023年新增出栏2014.29万头,同比增长15.99%。可是,收入却并不理想。2023年收入2273.47亿元,比2022年还减少了64.91亿元。
年12月底,唐人神对外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2988万。公司信用良好,和当地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2023年度银行授信总额达到120亿元;公司自2019年以来,先后以再融资等方式募集资金约43亿元,支持公司产业发展,降低资产负债率。”
徐*预测,2024年,生猪养殖市场的供应能力依然处于整体过剩的状态。徐*具体解释称:“当下,规模企业扩产速度比以往要快得多,导致产能一出现缺口,很快就被填补,所以猪价见顶的时间节点往往快于预期,猪价高点则低于预期。而下跌和磨底的时间则相对要长得多。因此,我们认为2024年上半年猪价虽预期回升,但回升幅度还是比较有限,超过20元/公斤的可能性不大。”
销售均价为14.97元/公斤,同比下滑18.39%;同期,东瑞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7.13元/公斤,同比下滑27.99%。
标签: #后续 #上涨 #行情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