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东京理科大学(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和埼玉大学(Saitam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在半金属二硅化钨(WSi2)中实现了横向热电效应(TTE)。此前研究已证实了WSi2的轴相关传导极性(ADCP),但早期试验未确定这种效应的来源和预期TTE。这项研究发表在期刊《PRX Energy》上。
(图片来源:东京理科大学)
热电材料可以收集废热并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电能。这些材料对于会产生大量废热的行业和发动机车辆尤其有价值,通过将多余的热量转化为额外的动力来提高能源效率。这些材料还具有便携式发电的潜力,可用于卫星和远程传感器,而传统电源可能无法用于这些领域。
传统的热电装置(也称为并联热电装置)产生的电压与热流方向相同。通常情况下,这些装置使用p型和n型两类材料,可以产生相反方向的电压。将这些材料串联起来,可以产生更高的电压。然而,更多的接触点会导致电阻增加,从而降低功率输出。
与之相反,横向热电装置可以产生垂直于热流的电能,从而允许以更少的连接实现更高效的热电转换。具有“ADCP”或角极导体的材料,在一个方向上传导正电荷(p型),在另一个方向上传导负电荷(n型),是富有前景的横向热电装置候选材料。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TTE的直接演示并不多。
该团队负责人、东京理科大学副教授Ryuji Okazaki表示:“作为能够测量温度和热流的传感器的新核心技术,横向热电转换现象日益受到关注。然而,这种材料的数量有限,并且尚未创建设计指南。这是首次直接演示WSi2中的横向热电转换。”
研究人员结合计算机模型和实际测试来检验WSi2的特性。他们在低温下研究WSi2单晶沿其两个晶体轴的热电势、电阻率和热导率。他们发现,WSi2的ADCP源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包括混合维费米表面。这种结构证明了电子和空穴(正载流子)存在于不同维度。费米表面(Fermi surface)是一种假设的几何表面,将固体物质中载流子的占据和未占据电子态分开来。在WSi2中,空穴产生准二维费米表面,而电子产生准一维费米表面。这些特殊费米表面产生的定向导电性使TTE效应成为可能。
与早期研究一致,研究人员还注意到在不同样品之间这些载流子的电导率存在差异。研究人员通过第一性原理模拟证明,这些差异是由WSi2晶体晶格结构中的缺陷导致载流子散射方式变化而引起的。
对于改进材料和创造可靠的热电装置,这一认识十分重要。他们还展示了通过沿相对于两个晶体轴的特定角度施加温度差,在WSi2中直接产生TTE,从而产生垂直于温度差的电压。
Ryuji Okazaki表示:“结果表明,WSi2是TTE基装置富有前景的候选材料。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促进新型传感器的开发,以及发现新型横向热电材料。”
通过阐明WSi2中TTE的产生机制,这项研究推动了能够更有效地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先进材料的发展,有助于实现更加绿色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