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人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华汽文化基金会理事长 付于武先生
对话 | 盖世汽车CEO、盖世汽车资讯部总编 周晓莺
撰文 | 盖世汽车编辑 钟琳
华汽文化基金会创立于2014年。
2014年,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达到2300万辆的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在迈向汽车大国的过程中,全产业的关注焦点仍然集中在如何制造更多的车辆并销售给更多消费者上。然而,与那些汽车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的汽车科技文化公益事业却一片空白。
“创建一个汽车文化基金会,为汽车产业振兴搭建一个公益性平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业。”基于这样的理念,付于武携手六位业内资深人士共同捐资,发起成立了中国首个专注于促进汽车科技文化发展的非营利性机构——华汽文化基金会。目的就是希望能从公益的角度出发,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及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过去十年间,基金会实施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项目,其中包括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创新团队奖、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竞赛等,并且深入支持华人汽车工程师的相关活动,如全球汽车精英组织和北美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此外,基金会还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合作设立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荣誉称号,构建了一个汇聚顶尖科技人才的高端平台。
从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到充满活力的企业创新团队,再到32岁以下的年轻科学家乃至在校学生,基金会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与激励体系,并获得了行业内外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然而,在付于武看来,这一切仍显不足。
将中国汽车产业从数量上的强大转变为质量上的卓越,并孕育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品牌,是几代中国汽车人的共同梦想。如今,我们正见证着这一愿景逐渐成为现实,但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继续努力,培养和激励更多杰出的科技人才,秉持长期主义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以满足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否设立一项属于中国汽车行业的‘诺贝尔奖’?对于那些在技术创新领域实现从0到1突破的个人或团队,给予五千万人民币的奖励,以此树立起中国汽车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他满怀激情地说道。
付于武进一步强调,“我们必须扩大基金会的规模,放大影响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十年里竭尽全力地推动汽车文化的繁荣发展,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以下为访谈实录(略有删补):
“创新、人才,是华汽文化基金会的发力点”
周晓莺:首先,祝贺华汽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在创立华汽文化基金会之初,您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
付于武:谢谢。2014年,我还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任理事长,忙碌于一线工作。在与人沟通时谈及我国汽车产业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公益基金,而美国、日本、欧洲等汽车产业发达国家都有相关基金。他们便提议由我牵头成立这样一个公益性基金。
成立非营利性公益基金,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除我之外,张进华(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孙伯淮(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名誉会长)、葛松林(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管欣(现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FISITA终身名誉主席)、刘世全一致同意捐资并发起成立了华汽文化基金会。
刚起步时的基金会规模有限,影响力也较小,我们必须将所有力量聚焦。可是聚焦在哪呢?最后一致认为要聚焦在人才培养与激励。创新、人才,是我们的发力点,我们也一直按照这个理念来经营基金会。
一晃十年过去了,很荣幸能够在行业内获得积极的反映和评价,也达到了我们初始的目标。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他们值得被尊敬”
周晓莺:华汽文化基金会设立的饶斌奖有怎样的故事?是什么激发了您设立这样一个奖项?
付于武:2013年3月28日,在纪念饶斌同志诞辰百年活动期间,李岚清(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和王兆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共同出席。行业机械组织筹备组当时就提议,设立相关奖项来激励那些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做出特殊贡献的、在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在汽车工程及相关领域有重大创新性贡献和成就的专家或企业家。
最后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我来组织。当时,我还征求过饶斌的长子——饶达(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原秘书长,2015年病逝)意见,能否用“饶斌”来命名?他很高兴。
恰巧,2014年基金会成立后的第一个项目是赞助出版《一汽之道》,写的是一汽创建史。书中提到一些重要历史节点,如新中国成立时苏联援助我们建设156项基础工程,一汽是其中之一。那时中央决定在苏联莫斯科成立以孟少农(中国第一位汽车领域的院士,1988年病逝)、李刚(曾任一汽厂长、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2022年病逝)和陈祖涛(曾任一汽总工程师、二汽创建人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2022年病逝)为代表的领导小组,负责一汽技术设计联络、设备订货与分交、派遣实习人员等事宜。
他们是第一代中国汽车人的杰出代表,需要被历史铭记,更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嘉奖。原则上饶斌奖应一年评一人,但很遗憾孟少农院士早已离世,剩下两位老领导都已经近90岁高龄,饶斌奖再不设立就晚了,也不再分前后。就这样,第一届饶斌奖下了“双黄蛋”。
付于武(左一)与董扬为首届饶斌奖获奖者之一陈刚颁奖;图片来源:汽车工程学会
确定名单之后,各个组织都同意。为此,我还专门去拜访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他也表示认同,并表态会亲自来颁奖。可惜由于当天苗部长开中央全会未能参加,就由我与董扬一同颁奖。
我还记得,他们两位满怀激情。为汽车工业奋斗一生,能够在晚年获得如此崇高奖项,令他们激动不已。当时场景,深深触动到了我。
周晓莺:饶斌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之父”,这种奖项一方面是为了纪念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更多的汽车人能够为此做出贡献,意义非凡。后来饶斌奖还曾颁布给哪些代表人物?
付于武:在第一届饶斌奖征求意见时,已经确定了第二届饶斌奖的人选,也就是第二代汽车人杰出代表之一——耿昭杰(原一汽董事长)。80年代的中国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缺重少轻轿车空白的时代,耿昭杰在一汽完成CA141重型车换型、轻型车和轿车试制的工作上,功不可没。
付于武为第二届饶斌奖获奖者耿昭杰颁奖;图片来源:汽车工程学会
今年,我们是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由尹同跃同志获选为新一届饶斌奖得主。获奖时,他非常激动,态度也很谦虚。我说:“颁奖给你,并不是代表我自己,也不仅仅代表华汽文化基金会,而是代表整个行业对你过去工作的认可,你能够获得这个奖项实至名归。”
在我们举办的高峰对话环节,赵福全教授问我,“为什么中国汽车行业能够发展如此辉煌?”我回答说,“这归功于有尹同跃这样一批批创新型的艰苦奋斗的企业家,支撑起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脊梁,我们要向他们致敬”。饶斌奖正是发挥了这样的表彰作用。
汽车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最应该让人尊敬和敬重的也应该是企业家。
周晓莺:昨天颁奖仪式后互联网上满满都是对奇瑞尹总获得“饶斌奖”的认可,刷屏了,留言也非常多。这是企业家带领企业打下的一个个丰碑,应该得到的认可。
“中国汽车产业行稳致远,建设百年基业需要年轻人”
周晓莺:除了关注成功企业的创新成就外,华汽文化基金会是如何关注青年人才的成长?
付于武:华汽文化基金会的主要项目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四个关键词:创新、人才,一老、一小。一老,饶斌奖;一小,便是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下简称青托工程)。
2015年,中国科协为奖励青年科学家,设立了青托工程。通过全国学会作为项目实施单位选拔、鼓励、奖励32岁以下的青年人才,给予每人每年15万元(10万元)连续3年的资助,支持他们自主选题开展原创性研究,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成绩。
接到通知后,张进华同志与我商量,科协每年给3个名额,我们评6个,多出的人员由我们自己补贴奖励。中国汽车产业太需要青年科学家的成长。华汽文化基金会就这样持续支持三年又三年。昨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公布的新一批会士名单中,便有我们支持的第一批青年科学家。
中国汽车产业行稳致远,建设百年基业需要年轻人。一茬又一茬,一个团队又一个团队通过创新与进步不断推动行业前行。很荣幸华汽文化基金会在推动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周晓莺:还有一个是大学生汽车方程式?
付于武:大学生汽车方程式并不是我们推进的第一个大学生类文化项目。在此之前我们曾组织举办过第一届大学生汽车职业竞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设立了汽车知识抢答、拆装变速箱等项目。虽然参赛的学校不少,但学生们并不太感兴趣,活动乏味,并不生动活泼。
特别感谢同济大学的李理光教授。他对我说,汽车产业发达的国家,如欧、美、日汽车工程学会都曾主办大学生汽车方程式,中国也应该有。我非常认同,于是便牵头主办中国的大学生汽车方程式,华汽文化基金会予以支持。
大学生方程式五位创始人;图片来源:汽车工程学会
作为职业生涯来讲,能够办起这样一个广受欢迎的赛事,尤其是如今每年100多支参赛代表队中不只有中国高校,也不光是燃油车,还有电动车、混合动力以及自动驾驶等等,是何等的幸福和骄傲。这对于一批批大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记得,在一次活动的现场,武汉理工大学的一位学生曾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付老师,我觉得我学汽车太对了!我可以参加设计、制造,还能够外出拉赞助,最后当赛车手,还有哪个职业能像汽车这般多元?我决定这一生都要干汽车,干定了!”
付于武为2016年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冠军车队颁奖;图片来源:汽车工程学会
后来大学生汽车方程式大赛,不只是一个竞技平台,也成了众多企业发掘和招募人才的重要场所。参赛的每位学生都展现出非凡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得企业能够精准地锁定所需人才。以我们举办的首届智能汽车方程式大赛为例,赛事结束后,所有车手都立即被现场的企业争相签约。
我们需要这样的产校结合、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周晓莺:确实,参与竞赛所带来的参与感和兴奋度是截然不同的体验,所面临的挑战和获得的锻炼也是不一样的。
“这些在一线创业的工程师们应该被行业知道”
周晓莺:您经常提到中国汽车产业变强一定要在零部件的层面上变得更强。华汽文化基金会在零部件领域是否有所挖掘?
付于武:成都有家零部件企业,名叫威特。由北美回国的朱元宪博士坐镇,主要研发柴油机喷油系统的高压共轨。这个控制系统非常难,长期由国外企业垄断。在一次调研中,他们研发团队的年轻工程师对我发了一些带有牢骚的话。他说:“付老师我们在搞高压共轨,希望能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可是我们在这辛辛苦苦干,得到了什么回报?”
这句话特别尖锐,深深地刺痛了我。这些年轻人、企业,他们有使命感和责任心,他们的工作应该得到肯定,应该获得支持,至少应该被看见。
当天我回到北京,就找来张进华(时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表示,我们要立即设立专门针对零部件行业一线研发人员的创新团队奖。他执行力非常强,马上就展开行动。2021年,经过层层筛选,第一届获奖团队为比亚迪汽车动力驱动半导体功率模块,次年颁布给了袁永彬的伯特利汽车安全及电子控制系统团队。而第三届,我带着强烈的个人意识推荐了陕西法士特。
付于武为首届创新团队奖获奖者颁奖;图片来源:汽车工程学会
法士特前身是陕西汽车齿轮厂,本地人称94号信箱。我去法士特访问考察时,向厂长提议到沟里(陕齿老厂区所在地同峪沟)参观。抵达后,60年代末我所在的北京机械学院外迁到汉中的经历历历在目,那时候真是“活着干,死了算”的充满激情和斗志的岁月。
如今,法士特已成为中重型卡车传动器领域最好的变速箱厂之一,成长为一个国际型的零部件企业集团,但是其铸件、锻件等核心技术制造依然放在沟里,一众核心研发人员也驻扎在那里。其中,有技术创新,也有情怀。我想,这些在一线创业的工程师们应该被行业知道,很庆幸我的推荐得到了评委会的极大认可。
我始终坚信,当你树立起一个标杆,它将影响零部件行业在一线工作的团队和工程师们。
周晓莺: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不只有巨头,制造网络上有非常多节点,在看不见的地方有非常多小的企业,或是大企业也有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奋斗着,才会形成如今强大的制造生态网络。
“没有海归工程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能无法像今天这般顺畅”
周晓莺:您也很关心海归人才对吗?
付于武:海归跟你都有故事。
2020年我从美国回来,那是中美关系最糟糕的时候。回程时,美国警察将我拦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你为何先后16次来美国?
我这人记性不好,不知道自己去过多少次美国,没有数过。那是我第一次回想往返美国的经历。自从加入学会工作以后,我曾连续出国多次,主要目的地是底特律,参与北美华人内燃机工程师协会、华人商会等汽车工程师们的一些活动。在那里我结识了汪大总、赵福全,也包括我刚才讲到的朱元宪、辛军这一批汽车工程师,这些都是我的好兄弟。那些年多少个不眠之夜与他们彻夜长谈,结下了深厚友谊。
当然,我也是竭尽全力鼓励他们回国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在新世纪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海归工程师们发挥了中坚力量。可以说,没有他们,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可能无法像今天这么顺畅。
作为一位老汽车人,我深知自己无法代表整个群里发声,但至少可以作为连接情感和事业的桥梁,表达对每一位海外归来的同行最深切的敬意与欢迎,他们应该得到最大的尊重。
沈峰(北美汽车人协会主席、蔚来汽车副总裁)组织的北美汽车人协会每年举办的各类活动中,总能看到你支持的身影,我说华汽文化基金会要永远做最大的赞助者。
周晓莺:最后成了咱俩间的竞争。
付于武:这是一段佳话。华汽文化基金会需要做这件事,给这些海归人才温暖。
那年赵福全从华晨离职。我当时在医院陪老伴打针,他来电话向我汇报。我说:“你上哪去了?这么长时间没有你的音信”。我又补充了一句,“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你去哪儿都行就是不能回美国。”他回我,“我听您老人家的话,我一定留在自主企业。”
后来他从华晨汽车去了吉利汽车,最后到了清华大学,又成为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这样的人才非常难得。我能够同这些从北美回来的工程师们成为好朋友,是我的荣幸。
周晓莺:在我看来,对他们来说您亦师亦友。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很好的帮助,在发展的时候相互助力,在情感上有很好的共鸣,这是特别宝贵和难得的关系。
付于武:你总结得太好了。
周晓莺:我想这也是华汽文化基金会能够推动积极、长期且健康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创新技术底座的打造。
付于武:我们这个行业太需要这么一个健康的、阳光的、和谐的、催人奋进的环境,能够促进影响更多的人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好。
“基金会取之于行业,用之于行业”
周晓莺:基金会的这十年,我相信它一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七位发起人之外,其他的参与单位应该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付于武:回顾我的职业生涯,我在企业干过,在政府也干过,在社会组织也干过,出去赞助的项目不少,都是我往外花钱,但要经营一个有进有出的公益基金完全没有经验,不知道其中的诸多规矩。例如基金会注册后你得有钱,注册资金是不能动的,你得要得来钱并花得出去。
在此之前我从未向别人要过钱,怎么办呢?我找到了小康汽车,也就是如今的赛力斯。张兴海问我,“干什么用?”我说“首先声明不是我要,这是公益基金”。他果断回应,“要多少?二百万、三百万都可以。”我实在不好意思伸手要钱,尤其是那时小康汽车过得也不滋润,张兴海在此前的演讲中也曾提到那时“穷怕了”。最后我咬咬牙要了二百万。他没有丝毫犹豫,答应了。
拿到钱后华汽文化基金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赞助出版《一汽之道》,而后才有了“饶斌奖”。如果当时没有钱,饶斌奖就可能需要再晚一年。或者当时没有看到《一汽之道》,也不会有后续的启发和机遇。
对于我们的青托工程,长城汽车捐赠了两百万元人民币。一位长城汽车的副总私下向我透露,魏建军在公司内部的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支持华汽文化基金会的青托工程,这样有价值的事情,长城汽车一定支持。听到这句话时,我非常感动,这进一步证明了华汽文化基金会所从事的工作确实意义非凡。
周晓莺:盖世汽车每年都会前往长城汽车做一些技术日的活动,每一次到哈弗技术中心,都能感受到大学的氛围。他们确实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非常注重。
在日常的基金会运作和管理中,您有没有一些总结或是经验可以分享?
付于武:管理上我们主要依靠志愿者。非营利性的公益基金提倡100%的回报行业,确保没有任何个人利益的追求。这一点,我们的创始成员都心知肚明。取之于行业,用之于行业。包括我们成立华汽文化研究院,也是希望通过投资、参股、控股等多元化手段,实现经济上的收益,从而为基金会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为了基金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不懈努力,放大它的倍数,更好地回报行业。
周晓莺:基金会更重要的有一个价值倡导、方向倡导的标杆性作用,然后用一些社会资源和力量共同把这件事情实现掉。
付于武:我还想特别感谢你。你带头,包括张祖秋(保隆科技董事长兼总裁)、纪安康(原加冷松芝总经理)、袁永彬(伯特利董事长)等一众汽车零部件企业家每年持续支持,给了我很多信心。
周晓莺:当时更多是信任。基金会运作的10年间,其实在行业内的传播是很少的,盖世汽车能够进来尽一些绵薄之力,很重要一点是对您的信任、人品的感召。我想未来我们可以将基金会做的事情和想做的事情向更多人开放,大家了解了,有机会参与进来才能够如您所说的能够放大规模,扶持和挖掘更好、更新的企业和人才。
“基金会下个十年仍将竭力推动汽车文化发展,不负时代”
周晓莺:回顾过去十年,您对基金会的工作成绩还满意吗?
付于武:应该说七成吧。
周晓莺:要求这么高?
付于武:过去十年我们坚守了华汽文化基金会的初心和使命,所有的项目都受到了行业高度的认可,并且都还在持续推进中。例如饶斌奖、青托工程、创新团队奖、大学生汽车方程式等等,我觉得华汽文化基金会为汽车产业赋能,弘扬汽车文化,为推动科技创新输入了正能量。这一点,我是满意的。
不满意是我们应该更多地放大我们的规模,经营好基金会。在此之前我也曾说过,我们能不能打造一个属于中国汽车产业自己的“诺贝尔奖”?对于那些能够实现0到1的重大技术突破的个人或团队,提供高达五千万的奖金,以此树立一面中国汽车科技领域创新的旗帜。这可能是华汽文化基金会的一个长远目标。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展基金会的规模,提升我们的影响力,才能在推荐创新人才时设立更具分量的奖项。
此外,我们还有汽车青少年文化节等一系列项目需要我们去运作,我相信我们能够办好。
周晓莺:这是基金会下一个十年。基金会的这十年,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年。您对中国汽车产业下一个十年发展有何期待?
付于武:上次在盖世汽车举办的“汽车与环境”大会上,我也曾讲过,下一个十年做强中国汽车产业,这是宏伟、辉煌的目标,我们多少代汽车人对此努力,我们要行稳致远。我们还要做很多的事情,例如坚持创新,把创新铸魂。这需要秉承长期主义,真正将创新融入我们的魂魄中去。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讲,我们永远要走在创新的路上。
第二,我们要出现国际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如今我们已经看到了雏形,但还正走在路上。通过华汽文化基金会和全球汽车人的努力,我们希望这样的企业和品牌能够出现。
第三,我们要培养和激励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满足行业旺盛的需求。如尹同跃这样的企业家,如创新团队,如十周年纪念会上演讲的几位院士,如刚刚获得会士的青年科学家们,要关注他们的成长。
此外,我们要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是什么?我们要讲究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行业自律以及国际化,这些都是需要不断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以及自我迭代,从而迎接新汽车时代的到来。
华汽文化基金会,有幸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不说推波助澜,我们要竭尽全力推动汽车文化的成长,不负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