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问答

智驾事故车企担责70%?AI开始造谣了

发布时间:2025-02-14 07:37:59

价格战不再打响,却换了一种形式在竞争。2025年春节过后,“智驾”二字可谓热度极高,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如何,应该在一两个月之后就会呈现。另一边,或许是趁着智驾仍处于高热度的阶段,某些“莫须有”的事件,在悄然发生。

智驾事故车企担责70%?

2月12日,网上各大平台忽然冒出《国内首例智能驾驶致死事故判决落地,车企担责70%》、《L3级自动驾驶首例判决!车企担责70%,智驾法规全面重构》等文章。

文章有鼻子有眼地写明白了“人物、时间、地点”,如“2025年2月10日,广州法院对一起L3级自动驾驶追尾事故作出判决:因系统未识别静止障碍物,车企承担70%赔偿责任,车主自负30%”,“判决书显示,小鹏汽车因智能驾驶系统(XNGP4.0)未能识别静止障碍物承担70%赔偿责任,车主因未及时接管负30%责任,合计赔偿218万元”。

这些文章一经发酵,广为传播,小鹏相关负责人立马出来澄清:“刚刚已报案,相关同事同步在和政府有关部门沟通严厉打击,纯属伪造,性质非常恶劣。”

智驾责任判定仍模糊

针对网上造谣的文章,其实存在多处漏洞,一是目前政策并非支持自动驾驶上路,二是小鹏没有XNGP4.0的说法。有人指出:“这是AI撰写的文章。”

不得不说,AI便利了大家,也让信息泛滥,一时之间让人无法分清对错。另外,智驾风在春节长期过后忽然吹起,难免有居心叵测之人利用AI撰写相关吸引眼球的文章,而且撰写之后没有进行校准审核便直接发布,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嗤之以鼻。

话说回来,智驾风吹起,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情况是——倘若出现因智驾引起的事故,责任究竟应该如何判定?

近日,包括小鹏、赛力斯都陆续推出了定制化智驾保险产品,为的是让车主能够更加放心地使用自家的智驾功能。

也需要说明白的是,智能驾驶技术虽然不断发展,但由于事故责任界定和保险理赔等问题的存在,让部分用户对智能驾驶仍心存顾虑,而在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尚未明确不同驾驶情景下的责任认定规范,导致智驾场景人机定责难,另外,法律尚未明确界定数据的归属权、使用权和保护权,导致汽车制造商、系统供应商、车主以及保险公司等各方主体在数据交互过程中面临诸多困惑与争议。

所以,我们在看清一些声音纯属造谣之时,也需要知道当下智驾责任判定仍模糊,这类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得及时推出了。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