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问答

留给新势力的时间不多了

发布时间:2025-02-24 09:38:48

在这片愈发硝烟弥漫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存在着一个尤为独特的群体。

尽管它们每月的交付总量加在一起,或许还敌不过一家传统车企的单月销量,但在整个行业的聚光灯下,它们却抢占了超过半数的目光。它们,被视作市场大盘的风向标,是电动化转型浪潮中涌动的先锋力量。无数后来者,怀揣着梦想与渴望,挤破头颅,只盼能跻身这一精英阵营。

此刻,若你正阅读至此,心中或许已猜到了答案——不错,正是新势力造车。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当我们审视它们所交出的终端成绩单时,不难发现,牌桌上的众多玩家似乎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震荡。诚然,这与整个市场大盘正处于调整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深入剖析,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摆在眼前:“2025年,留给它们的时间窗口正在迅速收窄。”

换言之,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将愈发残酷,甚至可以用“血腥”来形容。比亚迪这样的行业巨擘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收割市场,而华为、小米等科技新贵也纷纷降维打击,意图在这片红海中分得一杯羹。在这样的重重围剿之下,新势力造车所面临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每一步都显得尤为艰难。

事实上,从2024年开始,高合、哪吒、极越等品牌便纷纷陷入了挣扎之中。在这正在进行中的365天里,“淘汰名单”上注定会增添更多新的面孔。至于具体是谁,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然而,我写下这些文字的目的,并非为了简单地列举事实,而是希望向这一群体传递一种迫在眉睫的紧迫感。我恳请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同仁,能够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放下沉重的包袱,带着向死而生的决心,勇敢地迎接挑战。因为,如果2025年还不能有所起色,那么,真的就将彻底失去翻身的机会。

近期,新势力造车阵营中的两件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首先,便是那篇关于小鹏汽车掌舵者何小鹏的专访。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与重塑后,小鹏汽车凭借MONA M03与P7 的热销,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触底反弹。在专访中,何小鹏的几番话令我印象深刻:“董事长可以做好人,但CEO不能。”“企业得先赚钱,才能花钱,而不是靠融钱。”“为了搞明白这件事我花了整整九个月,才发现下面的人一直在骗我,你看不出门道。”

这些坦诚而深刻的回答,无疑展现了他最大的改变。在仔细研读这篇文章后,我深刻感受到:对于任何一家新势力造车而言,成功的秘诀无外乎天时、地利、人和。也就是说,要敏锐地捕捉市场风口,不放过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机会;同时,在产品、研发、营销、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上,都要进行自上而下的梳理、纠错与发展;最后,还需要老板的亲力亲为、知人善用、带头冲锋,以及员工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紧密团结在一起。

然而,知易行难。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见证者,我目睹了太多新势力造车的兴衰起伏。由于种种偏差与失误,它们往往“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一幕幕悲剧轮番上演,而成功的法则却鲜有人真正遵循。

相比之下,蔚来汽车掌舵者李斌在最近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的分享则显得尤为务实。他明确提出了2025年的三大目标:销量达到44万辆、力争第四季度单季度盈利、继续构建体系化能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蔚来将继续深化2024年一直在进行的Cost Mining(成本挖掘),并重视新车销售前六个月的销量表现。此外,据悉李斌还在内部设立了CBU(成本控制单元),每个大部门都拥有一个单独的成本结算中心,以精确计算各部门在不同项目上的已花费和即将花费的成本。

从李斌的分享中,我读出了蔚来汽车正努力学会“省钱”的决心。尤其是在资本市场日趋冷淡的当下,节流无疑比开源更为重要。与此同时,对于2014年成立的蔚来而言,十年时间已经足够一颗种子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也足够一名婴儿从嗷嗷待哺到蹒跚学步。然而,蔚来似乎仍然未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真正证明自己,总是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绝非危言耸听,2025年将是蔚来能否迎来“企业拐点”的关键之战。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再为不尽如人意的结果开脱。如果年终之时,蔚来仍然无法迎来提振士气的大胜,也无法在多维度上实现脱胎换骨的蜕变,那么它的未来无疑将变得更加黯淡无光。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今天文章中的所有主角。它们所挥霍与浪费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眼下,大多数新势力造车正逐渐走上一条难以回头的“独木桥”。摆在它们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坠落深渊,要么勇敢向前。

究其根本,当虚无缥缈的浮华与泡沫逐渐褪去,汽车行业终究需要回归到爆款产品、规模效应、成本控制、良性循环的本质上来。然而遗憾的是,在这几点上,大多数新势力造车并未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

或许会有读者好奇,为何2025年刚刚拉开序幕,就有一些新势力造车品牌不遗余力地开辟新的战场,如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端到端高阶智能驾驶,甚至飞行汽车等。稍加思考,答案便呼之欲出:传统汽车业务已经日趋平淡且竞争激烈,为了支撑高估值,总得画一些新的“大饼”来吸引眼球和资本。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势力造车的道路并不平坦。它们需要更加务实、更加专注、更加坚韧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这片红海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行业佼佼者。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