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问答

纳磐新材料安徽基地落成,年产120万件热塑型汽车配件

发布时间:2025-02-18 07:37:15

“在未来2年内建成500~1000万套产能,5年内突破2000万套热塑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能力。”2025年2月14日,在纳磐新材料位于安徽宣城的新能源汽车热塑复合材料智造基地(以下简称“安徽基地”)落成仪式上,纳磐董事长周玄全在致辞中如是透露。

图片来源:纳磐新材料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性能及轻量化创新材料的科技型企业,纳磐新材料是以聚苯硫醚(PPS)为核心,构建从树脂开发、热塑预浸带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全产业链技术平台。此次总投资1.2亿元的安徽基地,正是其全产业链战略的重要支点。该基地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20万件热塑型汽车配件,覆盖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热管理组件等关键领域,例如电池上盖板、电机电控壳体等。  

周玄全在致辞中强调,苏州与安徽两大基地将形成“前端 后端”的协同效应。苏州基地聚焦特种工程塑料(如PPS、PEEK材料)的研发与制造,持续提升基础材料创新能力;安徽基地则重点发力后端研发与制造,以热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品为核心,推动产品应用端的全面创新。

资料显示,苏州纳磐已与多家头部新能源汽车主机厂达成深度合作,其在高性能与轻量化材料领域的应用案例数量位居国内首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的60%,而随着安徽基地的投产,这一比例有望在未来翻番。  

这一增长背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材料性能的严苛需求。相较于传统金属材料,热塑复合材料具有轻量化、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势,同时可满足复杂结构件的一体化成型需求。以电池上盖板为例,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可大幅降低部件重量的同时,可显著提升耐热性与密封性。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安全标准的持续升级,市场对这类材料的迭代需求正呈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苏州纳磐已突破多项行业技术瓶颈,例如PPS树脂合成工艺优化、热塑预浸带连续化生产等,其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安徽基地的选址与资本布局,同样体现了纳磐的战略深意。宣城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在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领域加速崛起。而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方——基石资本与安徽国控联合领投,老股东领益智造跟投,则为纳磐的技术平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来源:纳磐新材料

基石资本董事长王总在致辞中指出,热塑复材是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技术方向,而纳磐凭借全产业链技术链条和深厚的客户资源,已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从材料合成到制品成型,纳磐的每一环都紧扣产业痛点,这正是我们选择加码的关键原因。”王总表示。  

安徽国控董事长何总则从区域经济视角解读了这一合作的意义:“我们此次与基石资本精诚合作,从新材料这一产业切口入手,瞄准新能源汽车材料的高性能、轻量化、可循环利用的迭代需求,将纳磐新材引荐到了这一承载着创新与希望的热土-安徽。其落地也将推动宣城新材料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新磐石,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未来。”

对于纳磐而言,2000万套产能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依赖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终端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将在2025年渗透率突破55%,年销量规模达1579万辆,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8.4%,从而进一步引领全球材料技术的革新浪潮。

根据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数据,全球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0 年的 222 亿美元增长到 2025 年的 318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7.5%。同时,新能源汽车采用聚合物材料制作汽车零部件,实现汽车的“轻量化”,对热塑性复合材料需求快速增长。

在这一背景下,纳磐的“双基地”战略或将成为其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苏州基地的技术储备与安徽基地的规模化生产,将形成“创新 应用”的双轮驱动。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