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镍钴锰(NCM)阴极材料,有望大幅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这或将开启单次充电行驶1000公里的新时代。
(图片来源: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
这种新材料的开发由DGIST教授Park Kyung-soo和嘉泉大学(Gachon University)教授Park Kwang-jin领导。
该研究成果强调了阴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重要作用。这些材料对于确定电池的容量、使用寿命、输出和安全性十分重要。尤其是NCM阴极材料,受益于镍的特性,可以存储比传统钴酸锂(LCO)阴极材料更多的电能。储能能力增长意味着电动汽车的续航更长,这是电动汽车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
然而,NCM阴极材料面临的挑战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出现颗粒破裂,特别是当镍含量增加时。这会导致容量迅速下降,并因大量排放气体而造成安全风险。该团队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来解决这些挑战,如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表面分析技术,以观察阴极材料中发生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在较低的初始充电电压下,其表面会形成纳米级空隙,从而导致性能下降。
该团队通过相对简单但有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即增加初始电压。这种调整成功地减轻了空隙的形成,从而提高NCM阴极材料的性能和安全性。Park Kyung-soo教授表示:“我们已经确定了以前未知的导致NCM阴极材料在原子层面性能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确保阴极材料实现高容量和安全性的方法。这将促进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或将开启电动汽车1000公里续航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goldenhors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