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将成为宝马集团重要里程碑,为未来十年的持续成功奠定坚实基础。集团研发投入在2024年创历史新高,达91亿欧元,同比增长17.1%,约占集团营收的6.4%。宝马坚持360度全维度科技创新,以智能赋能驾驶乐趣,坚定迈向新世代。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即使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宝马集团依然保持战略定力,笃定前行。我们聚焦两大方面——确保稳健业绩,同时前瞻布局未来。以新世代为契机,我们正全力推进公司史上最大的战略布局,并保持强劲的自由现金流。” 近年来,宝马集团大规模投资主要用于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已经进入倒计时。 官方提前放出消息,今年“3·15”晚会聚焦“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主题,将关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数字经济等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晚会将揭秘相关行业存在的消费陷阱和违法侵权行为,如食品企业非法添加、危害健康商品流入市场,大众消费品背后隐藏的违规翻新产业链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大宗消费品的汽车并不在列。看到这里,不少汽车厂商们估计已经暗自窃喜。那么,汽车产品真的能放心躺平吗?先来看看消费者们的反馈。 消费者投诉量激增 盖世汽车在2023年上线的全
2025年3月13日,国内首家智能汽车第三代E/E架构AI SoC芯片及解决方案商欧冶半导体宣布,已成功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招商、招商致远资本及聚合资本共同投资。 这是继去年11月份B1轮融资后,欧冶半导体近期完成的新一轮融资。在本轮融资中,国投招商、招商致远资本和聚合资本等老股东纷纷加持,充分展现了对公司战略价值的坚定信心和市场前景的高度认可。 作为汽车智能化平台级AI SoC芯片及解决方案商,欧冶半导体聚焦汽车产业向第三代E/E架构演进的核心需求,以前瞻性的“Everything
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加拿大创新、科学和工业部长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尽管关税带来了动荡,加拿大政府依然希望确保汽车制造商履行对加拿大的投资和承诺。 图片来源: PowerCo 3月12日,Champagne表示:“我们密切关注汽车行业会发生什么,因为这是这个国家繁荣的核心产业。”自2020年以来,汽车制造商已承诺将在加拿大进行40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投资,包括电池厂、组装厂和电池材料厂。 但是,福特最近改变了其位于多伦多西南部的奥克维尔装配厂(Oakville As
据路透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将在其上海工厂生产一款成本更低的Model Y新车型,以应对其第二大市场中国的激烈竞争,并夺回被中国本土汽车品牌蚕食的市场份额。 Model Y;图片来源:特斯拉 知情人士表示,这款新车型的开发代号为“E41”,将利用现有生产线进行生产,并计划于2026年在特斯拉产量最多的工厂启动量产。 同时,知情人士称,这款新车型尺寸将比去年年底推出的改款Model Y更小,生产成本至少降低20%。当前,特斯拉Model Y作为一款中型SUV跨界车,在中国市场的起售价
近期,全民智驾、科技平权成为热点,毫米波雷达在智驾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受到业界高度关注。行业巨头的发布会,把智驾提升到安全驾驶的高度,同时全系标配毫米波雷达,对毫米波雷达市场增量带来重大利好。为头部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保隆科技给客户规模化首发提供8M三目摄像头成为热点,在毫米波雷达方面的布局、技术进展和量产情况,也受到了行业广泛关注。 一、前瞻布局毫米波,定点车型近八十 保隆科技在毫米波雷达方面的布局很早,从2018年开始就正式立项开发,到现在为止已经积累了七八年的毫米波雷达研发和量产经验。至今为止,合作的
当前,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突破,具身智能产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成为了产业界热议的焦点。 3月13日,由盖世汽车主办的2025第三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论坛在深圳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光速进化 智能生长”为主题,来自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精英、行业专家等齐聚一堂,围绕大模型、数据驱动、灵巧操作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携其端侧大模型解决方案、AI玩具解决方案以及不同算力等级的AI智能模组、面向智能座舱打造的车规级AI智能模组、支持边缘计算的QuecPi
据外媒报道,作为I-15商用电动汽车充电走廊(I-15 Commercial EV Charging Corridor)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先进的公共商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提供商Greenlane推出其品牌数字技术套件,包括一款在线移动应用程序和一个车队管理门户。这些产品将分阶段推出,以加快为商业和公共用户提供完整的电动汽车(EV)充电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Greenlane) Greenlane首席执行官Macdonald-King表示:“随着重型运输持续向电气化发展,我们需要解决车队经理和驾驶员的痛
据外媒报道,西班牙巴斯克大学(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的研究人员利用辐射松(Pinus radiata)废料中的碳来生产混合超级电容器,以用于储能。 (图片来源:巴斯克大学) 电容器与电池 目前主要有两种电能储存技术,包括超级电容器和电池。从工作原理来看,电池以离子(通常是金属离子)中的电化学电荷的形式来储存电能。超级电容器则将电子存储在电容器材料的表面,因此能够非常快速地移动电荷,几乎可以瞬时输送大量电力。 由于没有化学反应和离子移动,超级电容器往往比电池耐用得
据路透社报道,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临近,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制定应急方案,以应对其从墨西哥进口的车辆可能面临的美国关税。 2025年款Taos;图片来源:大众汽车 上周,美国政府宣布,如果北美制造的车辆已遵守2020年《美墨加协定》(USMCA)的原产地规定,美国将暂缓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征收的25%关税,为期一个月。 长期依赖美加墨三国自由贸易的美国汽车行业,正在考虑如何调整供应链以应对可能进一步升级的贸易摩擦。墨西哥汽车制造商协会(AMIA)和加拿大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显示,墨西哥和加
随着全球都在努力摆脱化石燃料,电动汽车和电网级储能系统对电池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但是,电池数量的增加也导致了更多有害材料的使用,如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此类物质也被成为PFA或“永久性的化学物质”。某些PFA与儿童发育迟缓、生育能力下降、癌症风险增加以及免疫反应减弱有关,而且已在水、空气、鱼类和土壤中被发现,世界各地的人类和动物血液中也发现了该物质。 此外,现代电池中也含有部分的PFA。电池的正极末端,即阴极,会使用一种名为聚偏二氟乙烯(PVDF)的少量PFAS化合物作为粘合剂,一种将颗粒粘合在一起的胶水。
全球正在面临着全球变暖和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无论是闷热的建筑物、低效的冷却系统,还是电动汽车的散热难题,热管理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据外媒报道,为解决上述问题,Flint Engineering公司推出了名为IsoMat的高效节能温度控制解决方案,其热导率约为铜或铝的 5000 倍。 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图片来源:Flint Engineering) 根据相关报道,IsoMat可以提高能源效率,为家庭供电,并将冰箱的能耗降低多达30%。此外,其还可用于提升电动汽车(EV)的充电速度及延长电池寿命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两名知情人士透露,在最近一次完全自动驾驶(FSD)软件更新招致客户批评后,特斯拉正与中国科技巨头百度合作,以提升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中国的性能表现。 今年2月,特斯拉向中国车主推送了期待已久但颇具争议的软件更新。该更新为其驾驶辅助系统增加了城市导航功能,但有用户抱怨称,这一更新未达到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关于在中国全面推出FSD系统的承诺。FSD是一套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开发的驾驶辅助技术,旨在应对更复杂的交通状况。 图片来源:特斯拉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称,FSD V13未
齿轮刮削工艺是一种齿轮加工方法,其中刮削齿刀在连续切削工件的同时,会与工件轴角同步旋转。齿轮刮削工艺也是一种加工内齿轮的高效方法,而传统加工方法在处理内齿轮方面一直面临诸多困难。以往有关齿轮刮削的研究中,通过在工件坐标系中观察刀具刃面的相对运动轨迹来推导工件去除区域的方法,在预测齿面几何形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外媒报道,日本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的齿轮刮削方法,一种特种加工技术,用于生产内齿轮,有望提升齿轮齿形的加工速度和精度。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磨料机技术期刊》(the International
镍在未来电动汽车电池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它比广泛使用的钴更丰富、更容易获得,而且其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每次充电之间可以行驶更长的距离。 然而,就循环寿命、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言,镍不如其他材料稳定。据外媒报道,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阿贡国家实验室(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究人员旨在通过一项新研究改变这一现状,该研究深入研究了镍基阴极,即促进电池储能的两个电极之一。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期刊《Nature Energ
3月13日,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伟巴斯特(Webasto)表示,由于正在进行重大重组,其现任首席执行官Holger Engelmann与伟巴斯特监事会达成共识,将于3月17日起重新任命新首席执行官。伟巴斯特监事会已任命Jörg Buchheim为管理委员会新任主席,Holger Engelmann则将于3月31日正式离职。 左:Holger Engelmann;右:Jörg Buchheim;图片来源:伟巴斯特 Holger Engelmann原定于2025年底合同到期时离职,但考虑到伟巴斯特的重组需要首
想象一下在欧洲的高速公路上驾驶着新的电动汽车,尽管车速很快,但通常此地充电站数量很稀少而且距离很远,于是,续航焦虑的记忆就会涌上心头。不过,车主很快就能意识到,所驾驶的全新电动汽车配备了一款专为长途旅行研发的电池,不需要频繁充电。而且即使当不得不停下充电,通常所需的充电时间也大大缩短。想到这些,并且确定新电池还更为环保,车主就可以更为轻松、自信地继续旅程了。 打造更环保的电动汽车电池(图片来源:SINTEF) “每一滴”都含有更多的电力 现在,欧盟正在积极投资生产新电动汽车电池,旨在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用户对
据外媒报道,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普利司通(Bridgestone)开发出新无气轮胎,据称可以支持1吨重的车辆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这与十年前的实心轮胎性能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普利司通与法国米其林(Michelin)正在测试该新型实心轮胎,可能会为更多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铺平道路。 图片来源:普利司通 新的计算机结构和材料带来了重大创新,提高了它们在更高速度和重量下的性能,使它们成为替代充气轮胎的有力竞争者,就像无人驾驶汽车注重安全性和不停车一样。但充气轮胎在性能和成本方面的巨大优势使其极难被取代。 日本正
2025年3月14日,全球领先的智能感知企业RAYZ睿镞科技宣布完成新一轮近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电科基金与君桐资本共同领投,埃泰克汽车电子跟投,其中君桐资本,齐宇投资等老股东持续追加投资。此次融资将重点投向车规级激光雷达的新一代技术研发、规模化量产及多场景商业化落地。 融资亮点:技术驱动与产业协同双轮驱动 睿镞科技本轮融资展现了资本市场对其技术实力与商业化前景的高度认可。 作为此次的共同领投方,君桐资本表示:”随着自动驾驶、机器人、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激光雷达作为关键的感知技术,其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
据外媒报道,德国萨尔大学(Saarlan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款新型机器人抓取系统,其能耗降低了90%。该款新型机器人采用形状记忆合金(SMAs)制成,具备高效节能、运行安静且轻量化等特点。 机器人夹具(图片来源:萨尔大学) 目前,大多数工业机器人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且经常长时间运行,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传统的机器人夹具通常依赖压缩空气(气动系统),此种系统需要大量的能源,噪音大且体积大,难以适应环境,而且与人类近距离互动时也不安全。此类系统被应用于执行多种任务,包括将工具固定位置、插
生产清洁氢能通常涉及氧气析出反应(OER),但该反应速度缓慢、效率低下,这是个不幸的缺点。催化剂可以加快这一过程,但找到理想的催化剂并非易事。 据外媒报道,日本东北大学(Tohoku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发现,将钆(Gd)掺入铁(Fe)掺杂的氧化镍(NiO)中可显著提高OER活性。此外,这种催化剂天然储量丰富、相对便宜、无毒且稳定。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图片来源: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据外媒报道,印度可持续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Magenta Mobility开发出先进的物联网车辆管理平台NorMinc,旨在改变车队运营。NorMinc可为汽车制造商和车队运营商提供实时洞察、预测分析和完整的运营控制,将车队效率提高30%。 图片来源:Magenta NorMinc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分析技术为后盾,超越了传统的车队跟踪技术,提供深度运营情报。该平台提供车辆位置、速度和状况的实时监控,同时利用历史趋势分析来优化车队性能。先进的地理围栏通过详细的进出和停留时间分析提供精确控制,确保更智能的
据外媒报道,对于所有依赖高性能热塑性塑料的行业,巴斯夫(BASF)现推出全球首款生物质平衡聚醚砜(PESU)Ultrason® E 2010 BMB,有助于替代化石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可再生原料的使用。凭借这种独特的PESU,家庭和餐饮、汽车、电子和电气产品(E&E)、医疗保健以及水和卫生等不同行业的客户能够使其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图片来源:巴斯夫 对于生物质平衡(BMB)Ultrason® E 2010,在生产开始时,化石原料被可再生原料取代。可再生原料来自有机废物:相
由于锂用于移动设备、汽车和清洁能源存储的电池,市场对锂的需求不断上升。因此确保获取这种矿物的天然矿藏具有战略重要性,但锂也可以在自然界的其他地方找到。 据外媒报道,作为采矿的替代方案,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技术,可用于有效地从盐水源(如盐湖盐水或地热盐水)中提取锂。 图片来源:期刊《Nature Water》 传统的从盐水中提取锂的方法需要数月时间,并且要使用大量的水和化学物质,因此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化学工程系的宋启磊博士及其团队开发的替代方法是使用一种膜,通过微小的孔隙过
据报道,中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创造出厚度仅为人类头发直径二十万分之一的单原子层金属,这一成就有望开辟二维金属研究的新领域并引发材料创新。该科研成果于北京时间3月1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图片来源:期刊《自然》 自2004年发现单层石墨烯以来,二维材料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材料的认识,推动了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突破。在过去的20年里,二维材料家族迅速壮大,包括数百种可通过实验获得的二维材料和近2,000种理论预测的材料。然而,由于原子之间在各个方向上都存在很强的金属键,二维金属的制造极其困难,中国科学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