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和彭博社报道,2月10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表示,将向美国所有规模的商业车队开放其电动商用厢式车的销售。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在结束与亚马逊的独家协议后,正式拓展商业市场的战略迈入新阶段。 图片来源:Rivian Rivian表示,未来所有规模的车队均可订购Rivian电动商用厢式车,同时,该公司还已将厢式车部署到一些未透露姓名的试点客户,为大众市场做准备。Rivian发言人表示,首批非亚马逊客户的交付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启动。 Rivian自2023年11月结束与亚马逊的独家销售协议后
2月10日晚间,盖世汽车由零跑汽车官方获悉,其旗下全新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也是15万级别首搭激光雷达城区智驾车型——零跑B10将于3月10日正式开启预售。 图片来源:零跑汽车 在2024巴黎车展上,零跑全新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B10开启全球首秀,该车基于零跑最新LEAP3.5技术架构打造。 资料显示:智能方面,零跑B10官方宣传搭载“同级唯一激光雷达 8650芯片的智能驾驶方案”,可实现高速及城区自动领航辅助;智能座舱将采用8295芯片,语音助手接入云端大模型。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玛莎拉蒂团队
2月10日晚间,盖世汽车由长安汽车官方获悉,其已完成Deepseek深度融合,助力北斗天枢2.0计划加速落地。并将在2日后完成行业首发量产搭载上市。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得益于开源及较低算力需求等特点,横空出世的DeepSeek正在成为车圈新贵。据不完全统计,从2月8日至2月10日的短短三天内,已有包括吉利、奇瑞、东风及长城汽车等在内的近20家车企官宣已在智舱端或AI运营领域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 长城汽车CTO吴会肖在微博上发文宣布,DeepSeek的demo在长城汽车上已经跑通,Coffe
2月10日,比亚迪在“天神之眼 开创全民智驾时代”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布了其全面进军高阶智驾领域的决心和计划。 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将致力于让智驾技术普及化,不再局限于高端车型,而是覆盖到其全系列车型,包括10万元以下、10-20万元级以及20万元以上的各个车系和车型,如汉、唐、宋、海豹、海狮、海豚等。 王传福指出,当前智驾技术在汽车市场上的普及面临的最大障碍是高昂的价格。许多消费者因为价格原因,无法接触到先进的智驾技术,享受其带来的便捷和安全。为了打破这一壁垒,比亚迪推出
2月10日,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矽微”)宣布已于近日完成一轮数千万元战略融资。 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为A股上市公司日盈电子和嘉兴红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将用于布局更多车规专用数模混合SoC芯片研发,进一步加深泰矽微整体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方向,巩固在国内汽车芯片行业的领先地位。 泰矽微致力于打造各类高可靠性模数混合车规专用芯片,在执行与传感两大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度布局,目前其相关产品已进入包括大众、红旗、吉利、奇瑞、通用、零跑、领克、极氪、北汽、鸿蒙智行、福特、东风、广汽、一汽、蔚来及长
据外媒2月7日报道,韩国三大电池企业(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 On)于近期公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三家公司在当季合计录得高达8,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0.3亿元)的营业亏损,反映出电动汽车行业长期低迷对产业链的持续冲击。 图片来源:三星SDI SK Innovation披露的数据显示,其电池子公司SK On在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亏损达3,594亿韩元,较2023年同期的186亿韩元亏损暴增近3,400亿韩元,使得其2024全年累计亏损更达1.127万亿韩元。LG新能源与三星SDI
据外媒2月7日报道,加拿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利纳马(Linamar Corp.)表示,计划出售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威兰市(Welland)的一处全新未投入使用的巨型铸造(Gigacasting)工厂。该工厂原计划用于生产电动车大型铝制结构部件,但因市场需求变化而搁置。 图片来源:利纳马 这座占地约28,000平方米(约合301,329平方英尺)的先进制造设施于2024年竣工,配备了三台6,100吨级高压压铸机,旨在通过一体化铸造技术简化电动车底盘结构件的生产流程,降低重量与成本。利纳马曾宣称这是北美首个
近期,有传闻称本田在华的“烨”系列品牌可能面临改名。 广汽本田在发布立春主题海报时,对“烨P7”的命名进行了调整,隐去了“烨”字,直接突出了P7的标识。而东风本田虽然在海报角落保留了“烨”字符号,但海报中央却显著突出了“S7”的标识。这些举动引发了外界猜测,本田是否计划对“烨”系列品牌进行更名,以应对市场反馈和调整品牌策略。 图片来源:广汽本田 “烨”品牌命名一直争议不断 回溯至去年 4 月,本田正式发布其纯电品牌 “烨”,意在通过这一全新品牌加速其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转型。 作为本田在华新能源战略的核心组
2月7日,日本汽车制造商马自达(Mazda)公布,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第三财季(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受高昂的销售激励支出及原材料、物流成本攀升影响,该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5.8%至453亿日元(约合2.97亿美元);净利润亦同比减少3.7%至553亿日元;但净营收同比增长3.7%至1.2955万亿日元。 图片来源:马自达 尽管利润承压,马自达在北美市场表现亮眼。2025财年第三财季,马自达的北美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4%至15.9万辆,创历
在AI等技术的发展和赋能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2025年2月9日,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携手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广汽、东风、蔚来、北汽、小鹏、上汽、腾讯、英飞凌等等“中国智驾合伙人”,共启全民智驾元年,打造中国智驾新名片! “北斗天枢2.0”计划以“贴心、懂你的AI数智新汽车”为愿景,坚持“自主研发 合作共创”两条腿走路,全面开启“四大数智升级”行动。这既是长安汽车在智能化征程中全新奇点,也体现了作为中国品牌的代表之一,长安汽车共启智驾新纪元的
经过前几天的暴涨后,汽车智驾芯片商黑芝麻智能(02533.HK)终于发布公告,澄清涉比亚迪的相关新闻报道。受此影响,2月10日,黑芝麻智能港股盘初跳水闪崩,一度跌近50%,收盘价跌幅-39.56%。 黑芝麻智能近5个交易日股价波动情况;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2月6日至7日间,受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在即、全系新车搭载智驾等因素影响,黑芝麻智能两日涨幅近70%,市值暴涨逾75亿港元。彼时,黑芝麻智能曾回应称,公司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已实现量产出货,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随后比亚迪内部人士处亦表示,此次比亚迪智驾
2024年,福特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近日,福特汽车公司发布2024年全年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达1850亿美元,同比增长5%,创历史新高。2024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102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67亿美元。 不过,福特2025年业绩指引不及预期。福特预计2025年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70亿至85亿美元,稍逊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85.7亿美元;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为35亿美元至45亿美元,资本支出在80亿至90亿美元之间。 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Farley)表示,2025年业绩
2月10日,盖世汽车从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官方处获悉,其新媒体AI内容运营数字化平台已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迈入智能化营销全新阶段。 图片来源: 一汽 - 大众 据介绍,DeepSeek-R1推理大模型采用了先进的深度学习架构,在计算效率、推理速度、泛化能力上表现卓越。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及经销商体系智慧内容生态平台接入该模型后,将拥有更高效地市场数据分析能力,可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行为偏好,产出更贴合用户喜好的高质量营销素材。 目前,一汽-大众大众品牌新媒体AI内容运营数字化平台已在60多家经销商展
2月10日,盖世汽车由哪吒汽车官方获悉,其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在2025年召开股东沟通会,透露其正在进行的E轮融资计划,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至45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将出资约30亿元。此外,公司还向股东展示了未来三年的运营发展蓝图。 此前,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方运舟称,哪吒汽车未来将实施六大改革举措,在2-3年内实现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做到整体盈利。哪吒汽车手握完整的造车双资质,这意味着它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上都可以实现自主掌控。 2024年,哪吒汽车海外累计销售近3万台,销售渠道增长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日前告诉投资者,特斯拉计划于今年6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推出一项无人监督的全自动驾驶(FSD)付费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并计划逐步扩展至美国其他地区及全球市场。这一举措被视为特斯拉从传统车企向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关键一步。 Robotaxi;图片来源:特斯拉 马斯克强调,此次推出的Robotaxi服务将完全依赖特斯拉自有车队,而非客户个人车辆,且车辆无需人类驾驶员监控即可实现自动驾驶。他称:“安全性将显著高于人类驾驶员水平。任何一起自动驾驶事故
2月10日,哪吒汽车对外宣称,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在2025年召开股东沟通会,透露其正在进行的E轮融资计划,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至45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将出资约30亿元。此外,公司还向股东展示了未来三年的运营发展蓝图。 哪吒汽车凭借40亿融资重启征程,恰逢《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攀升,这种工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勾勒出中国式创新的独特路径。而哪吒汽车的46万车主以“肉身成阵”的方式,将这场文化实验推向新高潮——他们左手将哪吒L推上年度车坛封神榜,右手包场支持《哪吒2》,用真金白银书写着新时代的“万仙
2月10日,继吉利星睿大模型与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之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近日在内部会议上又宣布:将于今年3月初对外发布重磅AI智能化战略,吉利将成为智能汽车AI科技的引领者,为用户带来颠覆性的智能化体验。 吉利正持续领跑智能汽车AI科技领域。通过对DeepSeek R1大模型顶尖认知能力的深度融合,吉利将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人机交互及智能驾驶体验。在2025CES展期间,吉利还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覆盖了C端消费者、B端企业服务以及空天地一体的智能生态。 今年,吉利将全
2025年新春,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引发了新一轮技术变革,迅速成为关注焦点。 近日,奇瑞集团宣布,目前已与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围绕智能化大模型系统展开深度技术融合,其中雄狮智能座舱系统——Lion AI智舱大模型依托DeepSeek将实现更精准的语音指令响应,更智能化的场景应用;奇瑞墨甲机器人已将DeepSeek模型部署到机器人云平台,将实现更个性化、更灵活的互动。本次融合不仅标志着奇瑞在2025年新春的开年发力,更代表着奇瑞在智能汽车技术领域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加
2月10日,盖世汽车获悉,岚图汽车宣布其梦想家系列将全面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并计划将价格下探至40万元以内。 此外,还有知情人士透露,岚图有望近期推出搭载该系统的梦想家新车型,定价计划下探到40万元以下,后续或将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当前,华为的ADS系统从2.0进化到3.0。其中ADS 3.0搭载了192线激光雷达,点频达184万点/秒,能够更远、更清晰地探测周围环境。结合华为自研的GOD感知神经网络和PDP决策神经网络,ADS 3.0实现了对复杂路况的精准理解,提升了车辆换道成功率和平顺性。此
据外媒2月8日报道,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已领先美国数年,福特汽车若要在全球竞争中与中国车企抗衡,必须通过获取中国知识产权(IP)并融合美国创新能力实现战略突破。这一表态揭示了中国和美国在新能源产业竞争中的复杂竞合关系。 Jim Farley;图片来源:福特媒体中心 Jim Farley直言:”中国在电池制造领域的优势是压倒性的,我们与他们竞争的唯一途径是像他们20年前需要我们的技术一样,现在必须获取他们的IP。”他进一步强调,福特汽车将结合美国本土的
2月9日,汽车圈爆出大新闻——东风公司与长安汽车或联合重组。 东风集团股份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知,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几乎同一时间,东风系其他上市企业也密集发布相关公告。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也同步发布类似通知,表示其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装备集团”)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 两家上市企业都强调,本次重组虽可能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但不会影响实际控制人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提醒投资者,相关安排
2月10日,盖世汽车获悉,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今年是蔚来的换电站建设大年,争取让所有蔚来、乐道和合作汽车品牌的用户,都能拥有像加油一样方便的加电体验。 李斌还表示:“换电趋势越来越好,上海换电站已经基本接近盈利了,希望各行各业可以加入我们,新能源普及需要全社会的合作。” 盖世汽车了解到,自2018年5月20日首座换电站在深圳南山上线以来,蔚来能源建站建设速度从1到1,000站用时1,508天,从1,000到2,000站用时477天,从2,000到3,000站仅用时434天。 2024年下半
据悉,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431.HK)已于近日开展DeepSeek-R1大模型的接入工作,着力开发下一代更智能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升舱内多模态感知能力,重塑人车交互范式。 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佑驾创新致力于为智能汽车赋能,在推动汽车自动化的同时,提升安全与驾驶体验。公司战略布局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路协同三大业务线,其中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覆盖驾驶员疲劳检测、安全接管、生命体征指标、司机注册、乘客看护和交互娱乐体验六大场景。 佑驾创新表示,接入DeepSeek-R1
日前,通用汽车公布,2024全年,通用汽车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1%至60亿美元,远低于其此前“104亿美元至111亿美元”的预期;但调整后的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1%至1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处于此前“140亿美元至150亿美元预期区间”的高端;营收达1,874亿美元,同比增长9.1%。 其中,2024全年,在北美市场,通用汽车的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8%至145亿美元,其中第四季度的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3%至23亿美元。得益于全尺寸皮卡及SUV的高溢价,北美员工将获得最高14,500美元的分红,创新高。 20
据外媒报道,日前,美国氢能源卡车和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称正在考虑财务重组。 “Nikola在不断评估自身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务所需的流动资金,作为审查的一部分,公司也在评估各种方案,包括融资以作为财务重组的一部分。”Nikola一位发言人称。 Nikola于2020年通过空白支票公司上市,公司市值曾高达300亿美元,超过了传统汽车制造商福特,投资者当时都希望Nikola能成为下一个特斯拉。但随后,做空机构Hindenburg Research指控该公司是一个“复杂的骗局”,揭露Nikola宣传视频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