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日前,美国商用电动卡车制造商Bollinger Motors宣布进行重组,2024年夏天出任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的James Taylor离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Bryan Chambers接任。此次人事变动是公司重组举措的一部分,旨在裁员并节省资金。 3月13日,Bollinger Motors在给《美国汽车新闻》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领导层变动是公司正在进行的成本节约和精简计划的一部分,旨在让Bollinger Motors和母公司Mullen Automotive打造一个更精简、
近期,受多地直营店关门影响,大批哪吒车主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帖留言,希望能借“315”的关注度,解决自己困扰已久的售后问题。 AC汽车整理相关信息,发现车主呼声极高的问题主要有四类: 一是配件缺货,维修等待遥遥无期; 二是车机时常出现断网,OTA等手段无法根治,影响车辆正常使用; 三是续保时仍面对拒保或天价保费的问题,用车成本陡增; 四是维权十分困难,网络发声易被投诉,涉及“公司声誉”等法律雷区众多; 参考浙江“都市快报”收到的一则典型投诉案例,黄先生的“哪吒U”因充电机故障,已在家中停放超2个月,黄先生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法拉利首席执行官Benedetto Vigna日前在新加坡举行的一场媒体活动中表示,该公司已准备好应对美国可能对欧洲汽车制造商加征的关税。 “针对美国关税政策,我们已准备好一些应对措施,目前正处于情景规划阶段,以便尽可能妥善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但Vigna 并未透露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 图片来源:法拉利 Vigna称,“我们得等待官方数字公布。”他指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全球汽车制造商征收“大约 25%”的关税。 “我们在关注未来一个月、未来几周会发生什么。在关税问题上,我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3月14日,三星旗下的电池和电子材料制造商三星SDI表示,将通过出售新股筹集2万亿韩元(合14 亿美元),为其在美国和欧洲的电池设施以及新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当前,三星SDI正押注于电动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 根据一份监管文件和一份电子邮件声明,此次售股计划将使三星SDI的已发行股份总数增加16.8%。预计新股每股售价为169,200韩元,较该股3月13日收盘价低17% 。 图片来源:三星SDI 声明称,该公司将把发行新股所得资金用于与通用汽车公司联合运营的电池制造设施,并提高
几十年来,迈凯伦工程师一直引领碳纤维行业创新,不断突破这种坚韧、轻便、价格昂贵的材料的极限。最近,该公司宣布在碳纤维生产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据外媒报道,迈凯伦汽车(McLaren Automotive)在超级跑车生产过程中率先采用独特的航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该技术名为自动快速碳带(Automated Rapid Tape Carbon,ART carbon)方法,允许使用更少的材料来生产与以前工艺强度相当的组件,从而减轻最终产品的重量。 (图片来源:迈凯伦) 新款迈凯伦W1前翼组件中的固定平面就是用这种先进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宝马近日宣布,已任命公司资深人士Joachim Post为研发总监,接替Frank Weber。 宝马表示,Joachim Post将于6月1日上任。在使宝马的“新世代”(Neue Klasse)软件定义的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架构达到量产状态后,Weber选择卸任。Weber今年年满60岁,这正是宝马管理委员会成员的退休年龄。 宝马集团监事会主席Norbert Reithofer 3月15日表示:“近年来,Frank Weber和整个研发部门做出了卓越的工作,将宝马未来的核心‘新世
3月13日,由车质网与凯睿赛驰咨询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趋势座谈会"在京举办。会议定向邀请50余位整车和供应链企业的代表,围绕智能电动化转型加速期的质量升维路径展开深入研讨,并发布《2024年度车质网投诉分析总结报告》及《2025年中国汽车产品质量趋势分析》两大行业研究结果。 图: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董事长、总裁 唐卫国 车质网、凯睿赛驰咨询董事长、总裁唐卫国在开场讲话中提出,座谈会旨在实现三个目标:分享独家底层数据洞察、研判质量趋势并助力企业构建应对体系、搭建客诉解决
据路透社报道,斯柯达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Klaus Zellmer表示,该公司计划在印度生产电动汽车,而且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斯柯达将独自在印度投资。 图片来源:斯柯达印度网站 2024年9月,印度政府向大众汽车集团印度全资子公司发出14亿美元的税务追缴通知,指控该公司通过拆分进口汽车零部件的方式规避高额关税。若加上潜在罚款,总额可能高达28亿美元。 上个月,代表大众汽车集团印度全资子公司的资深律师Arvind Datar指出,若支付全额税款及罚款,该公司将无法承受高达28亿美元的财务压力,从而
据《美国汽车新闻》报道,一位白宫官员向路透社表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于3月12日会见了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讨论了这家汽车制造商的投资计划。 图片来源:通用汽车 3月5日,在与博拉、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和Stellantis董事长约翰·埃尔坎(John Elkann)电话沟通后,特朗普同意向遵守现有《美墨加自由贸易协定》(USMCA)的汽车制造商给予一个月的缓冲期,暂缓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汽车征收25%的惩罚
近日,德国宝马集团发布的2024年财报:这家百年豪华车企全年营收同比下滑8.4%至1423.8亿欧元,息税前利润下跌39.2%至109.71亿欧元,利润率从11%缩水至7.7%。更值得警惕的是,其全球销量同比下滑4%,而在中国市场——这一占宝马全球销量29%的“战略高地”,销量跌幅高达13.4%。 这一组数据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宝马自身经营战略的调整阵痛,更映射出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变革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冲击。当中国本土新能源车企以年均40%的增速抢占市场份额,当消费者对“豪华”的定义从品牌溢价转向智能化体验
随着全球科技企业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技术,特斯拉与上海开普勒机器人近日分别公布了重要进展。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宣布,SpaceX“星舰”计划于2026年底搭载人形机器人Optimus执行火星探测任务;与此同时,开普勒K2机器人已在工业场景中完成多项复杂任务测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星舰与Optimus:火星任务的技术挑战与时间表 SpaceX的“星舰”重型运载火箭被视为人类实现火星殖民的核心载体。根据马斯克最新声明,星舰计划于2026年底启程前往火星,并携带特斯拉研发的人形机器
摩根大通对特斯拉的前景作出了悲观预测:该品牌的季度交付量可能创下三年来最差的纪录。具体而言,摩根大通将特斯拉的交付预期下调了20%,从最初估算的44.4万辆降至35.5万辆。而且,原本的预测值已略高于行业普遍认为的43万辆。 此外,该机构认为特斯拉股价仍有大幅下跌空间,可能跌至每股120美元,几乎是当前股价的一半。 目前来看,特斯拉的市场低迷正值第一季度过半,最终影响可能要等到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才能明朗。摩根大通指出,特斯拉当下的困境在汽车行业内堪称“前所未有”。“汽车行业历史上,我们很难找到类似的案例
近期,汽车行业迎来多项重要进展,新能源车型加速布局与智能技术创新成为焦点。比亚迪宣布年内推出全新休旅车及MPV车型,优必选科技发布业内首款29.9万元全尺寸科研级人形机器人,突破行业价格门槛。与此同时,小鹏、吉利等车企加速全球化进程,深圳推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新能源车型全球化布局与技术升级 比亚迪扩充产品矩阵 比亚迪海洋网计划年内推出全新休旅车和独立MPV车型,进一步丰富新能源产品线。此举旨在巩固其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目前,比亚迪海洋网已覆盖轿车、SUV等多个品类,
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 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持续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加强汽车领域信息共享,支持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发展,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年销109万辆,不加任何定语的"销冠"特斯拉Model Y,在前不久正式完成了换代。 除了外观内饰全面焕新、舒适性显著提升外,续航和能耗表现是否依旧出色? 本期《LAB测试》,我们在海南来了次“光电测试”,续航榨干,焕新版Model Y能跑多远? 本次参与测试的车型为2025款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搭载的是一块78.4度的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719公里。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测试时海南的气温是14-17度,天气为阵雨转阴。 注:测试时空调温度为24度两挡风,驾驶模
近日,理想汽车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营收和交付量双双创下新高,是众多新势力中的“TOP 1”。 去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车营收443亿元,交付量15.87万辆,均创下历史新高。而全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成为国内唯一连续两年营收过千亿元的新势力车企。全年交付量则超过50万辆,同比增长近33%。 虽然营收和销量大幅度提升,但盈利能力也明显下滑:第四季度净利润3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8.6%,而全年净利润80亿元,同比下跌31.9%。 在研发费用变化不大(105.9亿元至111亿元
蔚来旗下全新子品牌Firefly萤火虫官方公布其首款小型纯电车型——萤火虫的更多信息,该车配备全新样式轮圈,整体更加精致。这款预售价14.88万元的车型以仿生学设计语言和高效能配置切入年轻市场,计划于4月正式上市,预售期间推出订金膨胀与品牌用户专属积分礼遇,展现出蔚来多品牌战略下的精准产品布局。 新车在外观设计上采用三重奏环形灯组创新理念,前脸由三组圆形光环构成的大灯与尾部三圆矩阵尾灯遥相呼应,形成独特的视觉符号。 车身侧面以双色悬浮式车顶搭配C柱同色设计,配合全新16英寸密辐轻量化轮圈,在4003mm的
3月12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发布了全球首个一脑多能、一脑多机的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 在这次发布会现场,《智驾网-DeepAI》看到,基于虚实结合的训练模式和以技能库为核心的运动执行方式,通过语音交互、APP直连,慧思开物就可以让天工机器人完成在工业分拣、积木搭建、桌面清理和物流打包四个场景的真机操作。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发展有一句话很火——人类写诗、机器人刷碗,还是机器人写诗、人类刷碗? 这一说法源自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发的社会讨论,用来形容生成式AI(如作诗、绘画
3月11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微,今年1至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 其中,1至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在出口方面,1至2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 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3万辆和21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6%和34.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9.2万
去年在小鹏P7 发布会后,智驾网问何小鹏: 「怎么感觉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产品从MONA M03到小鹏P7 一个比一个能打?」 何小鹏严肃地说,我们走过了暴风雨。 此后,小鹏汽车在2025年1月、2月连续两月占据新势力销量榜之巅。 3月13日,在广州,小鹏汽车的新车型发布延续着MONA M03和小鹏P7 在配置和定价上的惊喜。 24.88万、25.88万、27.88万,这是2025款小鹏G9的售价。 19.88万、18.68万、17.68万,这是2025款小鹏G6的售价。 语速慢的何小鹏在按下PPT翻页后,
当本田雅阁起售价跌下13万元,当凯迪拉克全新XT5上市限时价最高直降13.4万元,合资车企用“一口价”对新能源发起反攻。 当丰田凯美瑞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当别克君越入门版即搭载30寸6K曲面屏,合资车企用“堆料”缓解了转型期的焦虑。 以上措施如同一剂“肾上腺素”,让多款车型销量大有重回巅峰的趋势。 但热闹背后,是合资车企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冲击下的集体“自救”,能否转危为安,还需要打个问号。 2013年,特斯拉开设了中国首家直营店,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全国统一价模式,逐渐让国内用户对“经销商套路”产生
近期,宇通轻卡在河南郑州“全场景长续航产品发布会”上推出T系列产品,搭载128kWh或155kWh大电量电池,覆盖城配、城郊、城际三大场景。 差异化竞争:从技术到服务的全方位创新 根据电车资源统计,宇通轻卡2024年全年销量达8068辆,同比增长263.26%,大电量产品市占有率11.4%,排名第三。 在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突破关键节点的行业转型期,产业驱动逻辑正经历由政策红利向市场规律的根本性转变。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过去靠政策补贴推动发展的模式逐渐失效,必须真正靠市场竞争力说话。而当降价促销的效果越来
车企动态 | OEM Trend IT之家:近日,自称是特斯拉中国员工的用户在NGA论坛发文称,搭载HW 4.0芯片的特斯拉车型已经收到第一批FSD推送,效果不是很理想,堪比“一个美国老司机还没拿到中国驾照就直接上路”。据称,他自己(他有两台车)搭载HW 3.0的Model 3性能版已于前天收到V12.6.4内测版推送,目前已经完成350公里测试,这也是特斯拉中国版FSD首个迭代版本,或者说第二个特斯拉FSD中国版。 小鹏汽车:公司正式进入印度尼西亚市场,并计划于 2025 年下半年启动本地化生产战略,包
据路透社报道,日前,由于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其美国田纳西州Chattanooga工厂进行裁员,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表示,已对大众汽车集团提起不公平劳动行为指控。 图片来源:大众汽车 UAW主席Shawn Fai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UAW已向美国政府报告了大众汽车集团不可接受的、反工会、反工人和反美国的行为。” 大众汽车集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出于对电动汽车需求下降的谨慎考虑,该公司正在田纳西州削减产量,并将生产模式调整为两班制。据悉,大众田纳西州工厂的工人负责组装大众ID.4电动SUV。
在汽车产业的发展史上,降本增效是必须手段,不管是常规的“年降”,还是不断突破的“技术创新降本”,供应链转移和持续,都彰显了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 那么,汽车产业链企业降本,“狠招”都有哪些呢? 首先是挤压供应链,向上游压价。 在汽车产业链中,整车厂往往处于强势地位,供应商相对弱势。这种地位的不对等,使得整车厂可以通过“向上游企业压价”来转移部分成本压力。 事实上,在汽车行业,年降已成惯例,且幅度不断提升。早些年,整车厂所普遍默认的年降幅度为“3%-5%”,但如今,“10%~30%”的年降要求,已越来